我正在核对治疗室里密密麻麻的输液卡,护士站工作的老师说有人送锦旗来了,出去一看,一面鲜红的锦旗,“弘扬医德医风 视病人如亲人——赠安徽省太湖县人民医院护士黄珊珊”的烫金大字撞入眼帘。
此刻,它正静静悬在科室的墙上,金黄的流苏在灯光下微微晃动,抬头看一眼,我的心还是会不自主地加速跳动。还记得刚到呼吸内科的时候,王爷爷就已经入院了,因为慢性阻塞性肺病加呼吸衰竭,王爷爷不得不佩戴呼吸机。“麻烦你了”,这是每次帮他带呼吸机时,他总这样说。“小姑娘,别紧张,慢慢来,我这血管是不好找也不好进针,没事我不怕疼你也不能害怕。”每次输液,我都能得到他的鼓励。但面对他我却感觉心中愧疚,因为王爷爷每天要输液两次,松弛的皮肤与细弱的血管考验着我的穿刺技能,我没有把握每次都能一次成功。哪怕是有带教老师在旁边,王爷爷还是欣然让我给他穿刺,每当我找了很久血管,额头渗出了细汗,王爷爷的鼓励都给了我莫大的安慰与勇气。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成了王爷爷眼中最“勤快”的实习护士,从我第一次手忙脚乱地给王爷爷佩戴呼吸机时,他和他的家人就非常配合,一直在鼓励我,给了我走上护理岗位的信心。
出院的前一天,王爷爷对我说:“希望你以后能前程似锦。孩子,你在我心里,就是个好护士。”这句话激起我心里的阵阵涟漪,让我眼眶湿润。这段时间里,我经历过操作失败的愧疚,感受过夜班连轴转的疲惫,也曾因为困难想过退缩。我反复问自己:我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士吗?王爷爷的肯定,像一盏灯,照亮了我所有的迷茫。
作为刚接触临床五个多月的实习护士,我从未想过那些机械重复的静脉穿刺、呼吸机调试、提醒叮咛,会被患者郑重地装裱成生命的礼赞。我知道,王爷爷能康复出院主要得益于医生们精湛的治疗以及护士长和各位老师们无微不至地照顾。锦旗——这份荣誉对我而言不是终点,而是鼓励,是鞭策,更是提醒我永葆初心的书签。
“护理工作,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这份箴言在病房里有了具象,作为实习生,也许我们能参与的“治疗”有限,但我们可以把“护理”做到更好——那不仅仅是对疾病的照护,更是对一颗在病痛中变得脆弱的心灵的抚慰。
我把这面锦旗叠好放在柜子里,带着南丁格尔的誓言,带着从事这份职业的初心与使命,带着患者的鼓励,前行……(安徽省太湖县人民医院护理实习生 黄姗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